哪些院校的摄影专业值得报考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想学摄影,选对学校很关键,国内像北京电影学院、中国传媒大学这类院校,设备齐全,师资雄厚,但录取分数也高得吓人,去年有个学生带着全画幅相机去北电面试,考官却让他用老式胶片机拍静物——这就像让厨子不用电磁炉改用柴火灶,考验的是基本功,国外院校如罗德岛设计学院,更看重创作思维,作业可能是让你用手机拍一组"城市孤独症",反而对器材没硬性要求。
实践课程决定你能学到多少真本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有些学校课程表看着漂亮,实际却让学生整天啃《摄影史》,真正的好专业会带你去街头"蹲点",比如上海某高校的纪实摄影课,要求学生连续两周早高峰在地铁站拍通勤族,有个学生发现9:07分永远有个穿红裙子的女士,最后这组照片拿了平遥摄影展新人奖,相机参数背得再熟,不如在暴雨天亲手调试防水罩来得实在。
导师资源比顶级设备更重要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见过花三百万建棚拍实验室的学校,但导师只会教怎么打蝴蝶光,而杭州某院校的老教授,能用一盏台灯教你拍出伦勃朗光效,去年毕业展有组人像,模特脸上的阴影居然是用水杯折射形成的,这种野路子创意就来自导师的言传身教,设备迟早会过时,但"用矿泉水瓶当柔光箱"的应变能力能吃一辈子。
行业合作机会是隐形的加分项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广州某二本院校虽然排名不高,但和本地广告公司有深度合作,学生大三就能接触商业拍摄,去年有个小组拍奶茶菜单,甲方临时要求加拍冰淇淋,他们急中生智用土豆泥代替融化的冰淇淋——这种实战经验,比在象牙塔里拍十万张糖水片管用,看看学校官网有没有"某某品牌指定拍摄基地"这类合作,比盯着QS排名实在。
毕业作品展藏着最真实的培养水平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去年在西安看毕业展,有个展位全是手机拍摄的城中村拆迁,问作者才知道,他们学校穷得买不起单反,反而逼学生练就了手机RAW格式后期绝活,而某些名校展区清一色的哈苏中画幅大片,细看构图全是教科书式复制,不妨问问在校生:你们的毕设是自由创作还是命题作文?答案往往比招生简章更真实。


 Smart聪慧星
 Smart聪慧星  微信扫一扫打赏
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