摄影师培训课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相机需要理解光线才能拍出好照片
很多人刚拿起相机时,总觉得拍得不够亮或太暗,问题往往出在对光线的误判,比如正午阳光直射时,人脸容易产生难看的阴影,这时候可以让人物站在树荫下,利用树叶间隙的漫射光柔和面部,阴天反而是人像拍摄的好时机,整个天空就像巨大的柔光箱,你遇到过逆光拍摄人脸发黑的情况吗?试试打开闪光灯补光,或者用反光板把阳光反射到阴影处——就像用镜子把阳光引到黑暗的墙角。
构图法则要学但也要会打破
三分法则是老生常谈,但把主体始终放在交叉点上会显得刻板,拍摄奔跑的孩子时,故意在前方留出更多空间,能增强动感;而拍摄压抑的题材时,让主体紧贴画面边缘反而更有冲击力,记得有次拍咖啡馆,刻意把咖啡杯摆在正中央,通过对称的蒸汽线条和桌面的倒影,营造出静谧的氛围,什么时候该守规矩?什么时候该突破?关键要看你想传递的情绪是否得到了强化。
快门速度决定了时间的形状
用1/1000秒凝固飞鸟展翅的瞬间,和用1/30秒拍出瀑布丝绸般的流动感,本质都是在操控时间,拍夜晚车流时,三脚架上的慢门会让车灯拉成彩色光带,但手持拍摄时低于1/60秒就容易拍糊——这就像试图用勺子接住瀑布,稳定性决定你能承载多长的"时间水流",试试对着电风扇叶片做实验:从1/500秒开始逐步降低快门,你会发现叶片从清晰到模糊,最后变成透明圆环的过程。
后期修图不是造假而是显影
胶片时代暗房师傅会遮挡局部来调整曝光,现在的Lightroom不过是数字化的显影液,过度修图就像给白菜打美容针,但合理调整白平衡就像把偏色的老照片恢复本来面貌,有张雪景照片原图灰蒙蒙的,通过拉高阴影和降低高光,松枝上的积雪立刻有了绒布质感,好的后期应该像给观众戴上矫正眼镜,而不是换上一副虚构的VR头盔,你更愿意看到真实但精致的画面,还是虚假的"完美"?


 Moon月光曲
 Moon月光曲  微信扫一扫打赏
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